[自贸区弊案] 前总经理冯惠珠破产 PKFZ 26亿 讨不回了
曾被国际透明组织形容为“马来西亚政商勾结,导致贪污舞弊泛滥的‘旋转门’-吧生自贸区(PKFZ)弊案,巴生港务局(PKA)前总经理冯惠珠在2019年已宣告破产,意味着港口的26亿令吉损失已无从追讨。
莎阿南高庭法官古纳兰是在2018年9月25日裁定冯惠珠需赔偿巴生港务局。而随着该局前总经理拿汀巴杜卡冯惠珠,已宣布破产,导致有关赔偿不了了之。
根据新闻媒体《当今大马》报导,在巴生港务局21名前董事提呈破产申请后,冯惠珠早于2019年8月17日被吉隆坡高庭宣判破产。这也意味,巴生港务局无法再向冯惠珠索讨26亿令吉赔偿以及超过20万令吉的堂费。
据报穷局纪录,有关破产申请由包括两名前部长即丹斯里陈祖排和丹斯里曹智雄在内的团体所提出。
据悉,冯惠珠未能成功在11年前巴生港务局兴讼期间,申请把诸位董事列为该诉讼案第三方时,她当时并没有支付应承担的8万令吉堂费。
在相关的破产文件中显示,冯惠珠的住址乃是位于孟沙的Bukit Bandaraya高级住宅区。
巴生港务局是在2009年向警方及反贪会报案后,再以民事诉讼起诉冯惠珠。
2009年9月份,国际透明组织《2009年环球贪污报告》指出,该弊案被形容为“马来西亚政商勾结,导致贪污舞弊泛滥的‘旋转门’,在此机制下,操盘者游走于国家行政与企业商务之间,即是官员,又是商人,官商勾结。”
“政府高度涉商,商人直接影响政府决策,视整个监督制衡制度为无物,同时以所谓“官方机密”劫持事实真相。”
很明显,所有涉及的政府部门其实很早就知道到整个巴生港自贸区计划有“很大问题”,从KDSB、港务局、交通部、财政部、总检察署,直到到内阁,
以上所指的所有机构,都在这起丑闻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即他们最终没有去阻止,而是让整个计划一直错下去。
巴生自贸区计划是在2003年,由当时的马华总会长林良实担任交通部长期间开始推行,整个计划从开始估算的46亿令吉飙涨至124亿令吉,随后被爆出现贪腐与滥权嫌疑。
直至2003年,林良实退休后,由陈广才接任交通部长。
2008年,陈广才卸任后由翁诗杰上任交通部长,后者接任交通部长后才开始追查这宗弊案。
而李华民则在2008年至2011年,受翁诗杰委任为巴生港务局主席,以调查与重振巴生自贸区计划。
此舞弊案的3名关键人物即冯惠珠、林良实及陈广才都同时被控刑事罪,但最后都无罪开释。
陈广才-2003年7月1日接任交通部长一职 林良实-1986年1月6日受委為交通部長至2003年5月25日。 自贸区-前总经理冯惠珠
林良实与陈广才则分别在2010年7月与2011年2月被控,冯惠珠分别在2009年12月10日被控三项刑事失信罪。
当年的主流媒体如《太阳报》、《东方日报》以及网络媒体如《当今大马》 虽曾大事报道有关的丑闻,反对党领袖如林吉祥和刘天球,也已经数度报警,不过有关当局仍保持缄默。
这宗舞弊案也是首次在国阵历史上,新首相上任后的首宗丑闻,也是引爆马华部长贪污的导火线。
这项计划除了以上3人,也有多名政治人物涉及其中;包括当时的亚罗士打国会议员曹智雄、阿都拉昔(巫统加埔区会副主席)、鲁姆岛发展合作社主席阿都拉曼(Abdul Rahman Palil,雪州行政议员兼巫统加埔区会主席)、Wijaya Baru Global公司首席执行员兼Kuala Dimensi公司持有者Wijaya Baru Holdings公司董事张庆信(民都鲁国会议员)以及Wijaya Baru Global公司副首席执行员费查阿都拉(Faizal Abdullah,巫青加埔区团团长)。
Wijaya Baru Holdings公司董事张庆信(民都鲁国会议员) 鲁姆岛发展合作社主席阿都拉曼(Abdul Rahman Palil,雪州行政议员兼巫统加埔区会主席) 曹智雄